了解辐射安全许可证最新动态与执行标准
在医疗领域,辐射防护主要针对X射线、γ射线等电离辐射(如CT、X光、核医学检查等),需兼顾患者、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安全,具体措施如下:
针对患者的防护措施
• 合理选择检查:遵循“正当性”原则,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检查(如孕妇尽量不做X线检查,儿童优先选超声、磁共振等无辐射方式)。
• 优化照射参数:根据患者体型、检查部位调整辐射剂量(如低剂量CT用于肺癌筛查,减少辐射量),避免“一刀切”的高剂量设置。
• 局部屏蔽防护:对非检查部位使用屏蔽物遮挡,如用铅帽保护头部、铅围脖保护甲状腺、铅围裙保护生殖器官(尤其儿童和育龄人群)。
针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
• 屏蔽装备:操作时穿铅衣、戴铅帽、铅眼镜和铅手套(如介入手术医生),工作室墙壁、观察窗采用铅防护或混凝土屏蔽。
• 距离与时间控制:尽量远离辐射源,使用遥控操作设备(如X光机的远程曝光按钮),缩短近距离操作时间(如快速完成患者体位摆放)。
• 个人剂量监测:佩戴个人剂量计(如热释光剂量计),定期检测累积剂量,确保不超过安全限值(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毫希沃特)。
环境与流程管理
• 分区管理:辐射设备所在区域(如CT室、核医学科)设置“电离辐射”警示标识,划分控制区(仅限操作人员进入)和监督区。
• 设备维护:定期校准辐射设备,确保屏蔽性能完好,防止辐射泄漏;废弃的放射性药物按规定处理,避免环境污染。
• 公众防护:检查室外设置等待区,与辐射源保持安全距离;非必要人员(如家属)不得进入检查室,特殊情况(如儿童需陪同)时,陪同者需穿防护装备并尽量远离辐射源。
这些措施既保证医疗检查的必要性,又最大限度降低辐射风险,是医疗辐射安全的核心保障。